"驻村日记:一位基层干部在主题教育中的蜕变与成长"

 人参与 | 时间:2025-11-03 22:47:04

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这个偏远山村时,驻村我已经在村委会门口支起了简易的日记办公桌。作为这次主题教育驻村工作的位基首批干部,我带着笔记本和满腔热忱来到这里,层干长却没想到收获的部主变成远比想象中丰富。主题教育不是题教简单的理论学习,而是育中让我们真正走进群众、读懂基层的驻村生动实践。

驻村初体验:从"纸上谈兵"到"脚下沾泥"

记得刚下村时,日记我还在用机关思维处理问题。位基直到看见老支书蹲在田埂上帮村民算种植账,层干长才明白主题教育强调的部主变成"实"字分量。我们带着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住进老乡家,题教白天跟着下地干活,育中晚上在煤油灯下开"炕头学习会"。驻村当书里的"以人民为中心"变成手上磨出的茧子,理论突然有了温度。

三个震撼心灵的瞬间

暴雨夜帮留守老人抢收玉米时,老人颤抖着递来的那碗姜汤;调解完土地纠纷后,矛盾双方主动握手的画面;还有帮辍学女孩重返校园时,她藏在书包里的那封歪歪扭扭的感谢信。这些主题教育实践中的鲜活故事,比任何考核指标都更能检验工作成效。

破解难题:主题教育在基层的创造性转化

山区信号差,我们就把学习材料编成山歌传唱;村民不识字,就用"火塘夜话"形式讲解政策。最难忘的是组织"土专家"用方言讲解乡村振兴战略,当听到种了三十年地的老把式说"原来这就是高质量发展",我忽然懂了什么叫"把理论讲活"。这种带着泥土味的主题教育,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。

现在村里有了"党员便民快递站",留守老人能收到城里的药品;荒坡变成"主题教育示范林",每棵树都挂着认养党员的名字。这些变化印证着:只要把主题教育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具体行动,再贫瘠的土地也能开出希望之花。当我结束驻村收拾行囊时,村民送来的那包还带着露水的野菜,或许就是对这次主题教育实践最朴实的肯定。

顶: 2踩: 33398